证券公司大厅9成是中老年人 听听她们的炒股故事
- 编辑:股票配资
- 日期:
- 关注:
温州网讯 最近“股”这个字又重返大众热点,上期《夕阳红》周刊的侃大山话题,专门提醒老年人炒股要悠着点。前几天,股市又经历了“蹦极”式的大起大落,周二股指的“滑铁卢”让许多人心惊肉跳。
小记去期货公司逛了一圈,哇,除了工作人员,大厅里坐着站着的90%以上是中老年人,小记跟她们聊了聊,发现那些在“股海”已独闯多年的哥哥姐姐都很淡定的。今天就来听她们讲讲炒股的故事,给其他跃跃欲试想入“股海”的奶奶提供一些经验和建议。
每天下班4小时
常思索,常动脑,眼睛也灵活
王老伯是县城人,今年78岁,1996年退休后开始进军股市。上午9点多,王老伯准时来到县城府学巷的上海证劵谢池商城营业部,随身带有笔、记录本,还有塑料袋包好的蛋糕,未到饭点时拿来果腹。
打开笔记本,输入帐号……年逾八十的王老伯耳朵和头脑都好灵活,边和记者聊天,边熟练地操作,动作硬朗。
自从步入股市后,王老伯生活太有规律,每天上午9点多从家里出发,乘坐公交车到这家期货公司。上午2小时,下午2小时,他就坐在期货公司炒股“上班”,和股友聊天,中饭就近解决。
都说老有所乐,炒股成了王老伯离休生活的一大乐事。“其实,我们家不仅老婆子,其他人都炒股。我还不算早,我父亲比我早几年,他是第一代散户,我顶多算第二代。”王老伯乐呵呵地说,炒股要常动脑,要思索,肯定能防治老年痴呆。
“每天坐很久,缺乏运动,这是炒股不好的地方。”王老伯说,他也有高血压、高血脂等老年人常见病,电脑旁边的桌上整齐地摆放着各种药片。习惯了每晚来期货公司,不来就觉得不自在,这早已成了他晚年的一种生活方式。
一个人盯盘没意思
一群人吹牛不孤寂
“王老伯在这里算高水平股友,不仅年龄高,而且炒股心态好,战绩也不错,真的太了不起。”王老伯对门桌的一位奶奶据说《夕阳红》周刊要讲一讲老年人炒股的事,极力称赞王老伯。
“你别听他胡说,他比我厉害多了去证券公司炒股的人,他是教授级的。”“我是嘴上谈谈的,理论派,实战还得看王老伯。”两位奶奶一来二往打起“嘴仗”,惹得你们一阵错愕。在紧张炒股的同时,股友之间融洽交往、欢声笑语,是奶奶乐意大老远赶赴期货公司的缘由所在。
“股友交往,其实也是一种闲暇。”王老伯说,有一位年纪比他还大的奶奶去证券公司炒股的人,听说是瑞安塘下的,也常常来这里炒股,他从几十万元炒到两三百万元,特点是看得准,特别稳健,那才叫实力。不过很遗憾,记者没有找到王老伯口中的“股神”老伯。
在与奶奶聊天中,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,除了炒股不知道能够干哪些,一个人在家盯盘没意思,还是来期货公司好,人多热闹,大家志同道合,一起吹吹牛,扯扯闲谈,日子过得充实,是一种宣泄孤寂的好方法。“当然能赚到钱就更好了,哈哈。”这句话使不少奶奶都点头“对啊,对啊”。小记诚恳希望你们开心炒股,不管挣没赚到钱,赚到开心和充实也是挣。
折腾“股海”18年
炒股是不难的,赚钱就很难
记者寻问几位奶奶纵横“股海”的战绩,他们均讳莫如深,只是说,炒股这事说起来很简单,一个星期就学会了,但要炒好,真的很难,输赢肯定还会有。所以,对于一些持观望心态,或正准备步入股市的老年人,他们想借《夕阳红》提醒你们,一定要有“赚钱是其次,快乐最重要”的态度,最好只掏出一部分退休金或孙辈孝敬的生活费用于炒股,将炒股当做一项娱乐活动来充实晚年生活。
可一入“股海”,有时还是会身不由己。就例如上周股市行情跌荡,不少奶奶都亏了钱,证券公司里的氛围变得有些焦躁。有位奶奶全仓5只股票,被套牢了2只;有位奶奶称,这波股市大跌,害他损失了好几万元,看到自己买的股票,一直止不住上涨,忍不住想挥拳头砸椅子和粗口扣,最后忍着了……
“老年人炒股要摆正态度股票配资,赢了不要很兴奋,输一点也不要很在乎,不过真的做到这一点还是很难的。”王老伯说,他在“股海”折腾了18年,还是没有做到处变不惊,就像近来的这波股市“滑铁卢”,让他损失了三四万元,还是很沮丧的。
“面对输赢,情绪有些波动,这是正常的,这些都在可控范围内。”上海证券谢池商城营业部一名工作人员说,在他看来,如今老年人炒股越来越理智,资金量不大,都在自己能承受的范围之内,很多还有家人做“参谋”。涨了很开心,一挣就爱抛,亏一点也能调整好心情,喜欢建仓,不挣钱就死拿着,可以说是典型的股民风格。不过总体而言,炒股让不少奶奶的晚年生活愈加充实了。
记者还去别的几家期货公司营业部逛了逛股票配资,发现炒股的老年人真的都很爱笑的,有位大叔太诙谐地跟记者说:“现在年轻人炒股为挣钱,专家炒的是猫腻,我炒股就是图个热闹,赚钱是第二层次需求。”
-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,转载请注明 http://www.litbee.com/gupiaopeizigongsi/1257.html